1、地下室防水
地下室防水主要是防止地下水滲透進入室內,導致潮濕、發霉、脫落等問題。做法有以下幾點:
(1)地基處理要嚴格控制土壤含水量,設計防滲墻,找準防水材料,采用粘貼法施工法。
(2)采用防水涂料或者防水卷材,施工時應注意搭接處的處理和密封。
(3)水電施工要保證管道安全可靠,采取防滲措施,管道堵漏要及時處理。
(4)采用剛性防水材料如地下室負壓防水材料,背水涂防水材料等做結構自防水。
2、地下室防潮
地下室的潮濕、發霉等問題主要是由于高濕度造成的。做法有以下幾點:
(1)采用隔潮層材料,封閉地坑空間,做好接縫處理,減少水分的滲透。
(2)對于地下室主體部分包括立柱、墻體等采用加固材料的防潮方式來進行預防。
(3)施工過程中做好通風,加強地下排水系統的功能來控制潮濕。
(4)在室內安裝加濕器和除濕器,及時排放室內水分。
3、地下室防結露
結露是地下室常見的問題之一,主要是由于溫度差異和濕度因素導致。做法有以下幾點:
(1)加強隔熱層的處理,減少冷熱交界面,減少結露的可能性。
(2)合理設計排水系統,防止在排水系統堵塞時引起結露等失控現象。
(3)注重通風,尤其是對于新裝修的地下室一定要保持通風狀態良好,盡量較短時間消除室內的水分。
當然,也有選擇以下方案設計
地下室負壓防水是通過在建筑物內側墻面、地面、屋面上施工防水材料及裝置,并采用負壓通風保持室內空氣干燥,以達到防滲漏、防潮、防霉、防腐、保溫、節能等目的的措施。其主要做法如下:
- 防水層材料的選擇:根據地下室的具體情況選擇防水層材料,一般地下室防水封閉采用高分子材料、水泥砂漿、瀝青等。
- 防水層的施工:防水層施工時應采用多道工序,先進行基層處理、預防備用層施工和防止滲漏層施工等,選擇化學密封技術和機械固化技術,以確保防水層的質量和施工效果。
- 補強層的設置:防水層施工完成后,應在防水層上方增設補強層,以保護防水層免受外部壓力的影響。
- 排水系統的設置:在地下室的外墻、內墻和屋面等位置,應設置排水設施,以及專業的排水管道系統,排水管道連接到污水處理設施或地下水。
- 負壓通風系統的設置:通過設置風機和電控制系統,在地下室內形成負壓環境,避免空氣濕度過高,導致潮濕和霉變等問題,同時也可以減少室內空氣對防水層的對壓力。
地下室負壓防水是重要的建筑工程施工環節,施工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整體規劃設計和施工方案,確保施工質量和效果。